阳山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陈 枫
陈枫(1916~1986),又名陈哲平,广东阳山县黄坌镇人。陈枫同志是我县党组织的创建者,也是阳山县籍最早加入共产党的革命先驱。抗战期间,一直在国统区从事并领导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8月,受上级指派,回阳山开辟抗日根据地,解放后留在广西担任党政领导工作。1965年调外交部任驻外大使。1986年8月在北京辞世,终年70岁。
寻求真理 奋发图强
1932年,7岁的陈枫开始在家乡黄坌私塾接受文化启蒙,几年后,转到连州燕喜小学就读;1932年考入广州省立一中就读;35年7月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雅中学。
在广雅读书期间,陈枫异常勤奋,被选为学生会干部,负责编印会刊,传播革命思想。1936年5月,他加入“中国青年抗日同盟”,带动同学校友把学生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1937年11月,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他与几个进步青年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到达了延安,并考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在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和革命理论,学习军事知识,寻求救国真理。1938年2月,他在延安光荣入党。
投身革命 机智勇敢
1938年5月,陈枫同志被委派回广东,到廉江乡训练班当政治教员。8月,由于抗战形势紧迫,受省委派遣,陈枫回阳山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
回乡后,他积极培养进步青年,发动李卜凡、毛鸿筹、梁天培等人筹备成立“青抗会”。38年9月,在县城成立了“阳山县青年抗敌同志会”,创办了会刊《青锋报》。
1938年11月,陈枫见建立党组织条件成熟,便组建了阳山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阳山县支部”,陈枫任书记。
之后,陈枫带领党员深入阳中及全县各乡村进行抗日宣传,掀起了各进步社团活动的热潮。阳山党组织的力量和抗日宣传的力量得到不断壮大。
1939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掀起了抗战时期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致使抗战形势急转直下。青抗会的活动由公开转为隐蔽。上级考虑到陈枫的安危,把他调离了阳山。
1940年5月,陈枫调到中共北江特委任宣传干事。1941年春,以特派员的身份到从化潖江地区开展地下工作。他以潖江四九文昌小学校(现佛冈县官山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地下党活动并组织抗日武装。不久,建立中共从潖工作委员会,任工委书记。
1942年5月,因叛徒出卖,中共粤北省委遭破坏。陈枫把党员干部安排隐蔽好后;即撤离潖江,到清远城对面一条邹姓小村中与党员陈嵩暂住,与北江特委保持联系。1943年下半年,上级安排他到英德市英东中学任教。
1944年夏,上级安排陈枫第二次进入潖江,要完成恢复党组织活动和打通与北江游击队联系的任务。
1945年春,陈枫以“自卫卫国,自救救人”的口号组织成立了自卫武装队伍,经周密细致的宣传工作,潖江地下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东纵部队挺进粤北扫除了障碍。
1945年7月,陈枫领导了潖江人民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从潖花支队,转战广西。
1946年9月,陈枫受上级党组织的派遣,到广西从事并领导党的地下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陈枫继续在广西从事党和政府的领导工作,50年3月至51年6月任柳州市委书记,52年5月至53年5月任广西省民政厅副厅长,53年5月起,先后任南宁市长、南宁市委第一书记。
出使国外 鞠躬尽瘁
1965年1月,陈枫调外交部工作,任亚非司副司长;1965年7月至67年1月,任驻阿富汗国大使;72年4月至77年8月任驻布隆迪大使,78年11月任驻冰岛共和国大使,82年11月至84年11月任驻毛里求斯大使。
陈枫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优秀品德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阳山人的骄傲!
梁天培
梁天培,阳山小江下坪管理区人,生于1917年。梁天培少年读书时与陈枫结为好友。1938年8月,陈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回到阳山,建立革命组织“青年抗敌同志会”时,梁天培首批加入该组织,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又在小江建立了“青抗分会”,1939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日军侵占广东,省立钦州师范搬迁到连县东陂,梁天培受党组织指派考入钦州师范读书,并任党支部书记,负责建立钦州师范党组织。1941年暑假,钦州师范迁回原址,梁天培转学韶州师范,1943年7月又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哲学系。
1944年5月,日军进攻南北铁路交通线,搬迁到坪石的中山大学紧急疏散,梁天培返回家乡,动员父老乡亲筹集资金,购买枪支弹药,组织武装,抵御日本侵略,保家卫国,受到国民党地方反动政府通缉。1945年3月,梁天培改名“志远”,到英德浛洸临时中学教书,任地下党支部委员。同年12月,党组织又指派他回广州中山大学复学,并担任文学院党支部书记,在领导学生开展“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中,他被国民党反动当局列入搜捕的黑名单之中,1946年8月转移到东莞中学教书,12月又到香港参加中共华南分局举办的训练班,1947年1月被派到广宁游击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他深入英(德)阳(山)交界的三山匪区,对土匪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游击队顺利挺进阳山清理了路障。1948年7月阳山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梁天培任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大队长,1949年4月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成立后,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改编为连江支队第五团,梁天培任团长,他带领部队南征北战,战绩卓著。
1949年12月14日阳山解放,次日成立阳山县人民政府,梁天培为首任县长,兼任中共阳山县委委员、组织部长。1952年10月,调任中共华南分局农村部副处长。先后调广东高教局、省教育厅、中山医学院。在“肃反审干”及“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80年10月予以平反。1983年5月,以厅级待遇离休。1995年11月于广州病逝,享年79岁。
周 明
周明,广东省开平县人,生于1911年。青年时代从事建筑设计工作,1932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职工部长,县委书记,县委特派员,珠江纵队政治部组织科长,西江特委委员,广西清区队政委,东纵北撤后任粤桂湘边武装斗争主要负责人,中共粤桂湘边工委委员,第一挺进大队政委,中共粤湘边工委书记,连江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后,曾任北江军分区副司令员,北江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粤北区党委城工部部长,广东省财委副秘书长,省建工局局长,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省工业厅厅长、党组书记,新丰江、南水水电工程局副局长,省林业厅副厅长,广州市建委副主任兼建港现场总指挥,广东省建委副主任兼省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现已离休。
马 奔

广东省中山市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副司令员,离休前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兼工商局局长。已去世。
张 彬
张彬,开平县人,1918年出生,1938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开平县任中共区委委员、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1944年春从地方党组织转到敌后参加武装斗争,在珠江纵队任政治处股长、中队指导员、大队常委。1947年调任中共连阳中心县委书记,1948年7月兼任阳山人民武装起义领导小组组长及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政委。部队改编后,兼任连江支队第五团政委,1949年7月任中共阳山县委书记。解放后,先后任中共阳山县委书记、连县县委第二书记兼组织部长、始兴县委书记、中共韶关地委委员、宣传部长、广东省工交干校副校长等职。现已离休。
麦永坚
麦永坚,南海县人,生于1925年。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在珠江纵队任排长,1945年在香港任《华商报》发行部主任,1947年任飞雷队第二中队指导员,1948年8月到达阳山,任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副大队长,部队改编后,任连江支队第五团副团长,1949年7月任中共阳山县委委员。解放后,任中共阳山县委委员、公安局长。1953年调离阳山后,先后任连县县委副书记兼公安局长、韶关地区公安处副处长,乐昌县委副书记、乳源县委书记、梅田矿务局二矿党委书记、广州汽轮厂党委书记、广州公路局党委书记等职。1985年离休,1988年病逝,终年63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