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资料由阳山中学思源室提供
阳山县革命斗争史 返回                       第一页(共四页)                    下一页
前  言
  忆往昔峥嵘岁月,七十年风雨兼程。在我校近七十年之华诞之际,在省、市、县老促会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 持下,我们学校党组织得以建成“思源室”,以追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谋求解放的光辉历程,弘所革命传统 ,缅怀革命先烈遗志,教育鞭策后人,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江泽民同志说得好:我们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的阳山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复兴,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一批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更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 的赞歌。
  阳山中学则是“培养青年成长的革命摇篮”,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1945年春节前后,阳山中学30多位师生为救国救 民,坚决投笔从戎,奔赴了东江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纵”),为抗战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的革命历史展览,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记载着阳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的爱国爱家精神,也记载着我们阳山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还记载着我们脱贫奔康迈进现代化的决心和能力。
  阳山人民优良的革命传统,是一座丰碑,也是留给我们这些后辈的一份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能继往开来, 以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



艰苦岁月坚持革命 英雄志士正气长存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阳山革命斗争史

  抗日战争之前,湖南各县虽有过一些共产党员到阳山隐蔽活动,但未建立过党的组织。1938年8月,本县籍的中共党员陈枫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奉命返回阳山建立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陈枫回阳山后,在中共连阳特支的领导下,于11月建立了中共阳山县支部,阳山县党组织从此诞生。其时,党员只有陈枫1人。后来,上级陆续调派共产党员吴震乾、刘俊、吴奇勋、黄奔、梁挑生等来阳山工作,又在阳山当地吸收了一批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在1939年3月建立了中共阳山县支部委员会。此时,党组织的中心工作是发展“青抗会”组织,深入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动员各界群众支援抗日前线。1940年3月,国民党阳山县政府配合反共高潮,通缉搜捕共产党员,阳山县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党员离开阳山转移外地。

  1945年5月,中共连阳中心县委恢复活动,统一领导连县、阳山、连山各县党的工作。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又悍然发动了内战。为了组织建立阳山县人民武装队伍,开展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2月,中共连阳中心县委领导组建了中共阳山县小江区委员会。区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发展阳山的党组织,壮大党的力量,组织武装队伍,发动起义。




  1948年7月15日,阳山人民在小江下坪村成功举行了武装起义。8月16日,挺进连阳的西江部队“飞雷队”到达阳山县黄坌高陂村,留下部分兵力与阳山起义队伍合编为“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同时成立中共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委员会,归中共连阳中心县委领导, “飞雷队”主力即继续挺进连县。抗征自救队党委统辖分别活动在小江、西江、朝天地区、黎埠、界滩、寨岗地区、黄坌、岭背、秤架地区各部队的3个党支部。
  1949年4月,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第五团,全团兵力一千二百多人,属下民兵六千多人,大小战斗近百次,毙伤敌人七百五十人,缴获武器六百多件。
  1949年7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党组织力量的壮大,为了迎接全县、全国的解放,中共粤湘边临工委指示,成立中共阳山县委,统一领导全县党组织和部队军事工作。
  1949年12月14日,连江支队主力同连支五团,配合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北江军分区部队,彻底消灭了阳山国民党反动派军警部队,全面彻底地解放了阳山全县人民,为阳山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




阳山人民武装起义

  在共产党干部党员张彬、王式培、梁天培、梁呈祥、梁受英的组织策划和正确领导下,在西江部队成崇正、肖少麟、肖怀义、吴松、吴年、谭苏、黄振等7人的协助下,在小江下坪经过了一年多的精心、细致、积极的秘密筹备工作,阳山人民武装起义各项条件已成熟。

  1948年7月14日,武装起义意图已被国民党县政府觉察,缉拿梁呈祥、梁受英的拘捕令已经发出,小江乡副乡长伍鸿儒带着一股武装突然窜入下坪搜查了梁呈祥的家,虽毫无所获,但情况已万分危急。
  7月15日凌晨,小江下坪党支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四件事:
  一、事态危急,起义必须在当天进行,入夜时分在本村田心围晒地集会誓师起义;
  二、起义队伍旗号为“阳山人民抗征抗暴义勇队”,梁呈祥任队长;
  三、党员立即分头行动,收缴掌握在少数不稳定分子手中的枪支;
  四、起义后队伍开进大东山。
  7月15日入夜时分,200多人聚集在下坪田心围晒地,其中80多名英姿勃发的青年汉子持枪待命,队长梁呈祥作过起义动员讲话后,接着宣布了加入起义队伍的37名人员名单,连同上级派来的军政干部共46人,未编入起义队伍行列的其余武装人员编成民兵第一中队,由共产党员梁茂发任中队长,负责保卫家乡。起义誓师大会结束后,起队伍立即离开下坪,向大东山麓的茶田山区进发,迎接新的战斗。
  这支由46人组成的阳山人民抗征抗暴义勇队,后来与北挺连阳的西江部队飞雷队的部分兵力改编成阳山人民抗征自救队,1949年4月又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第五团,人数发展到近千人,征战阳山、连县,以及湘南宜章、临武、蓝山等广大地区,为人民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起义领导小组组长:张 彬



  二、小江地区参加阳山人民武装起义人员名单:
梁天培 梁呈祥 梁受英 梁格夫 伍拍荣 梁泽英 梁万国 梁栋祥 黄象伯 梁岳荣 梁广生
梁明金 梁岳显 梁泽深 梁托贤 梁长兄 梁水松 梁岳田 梁 灶 梁松林 梁天全 梁 佳
梁 坎 梁 赞 冯 能 李 启 梁 田 梁 杨 梁 标 梁伯联 梁 正 马顺安


高陂会师



  1948年7月,中共粤桂边区工委派出飞雷大队挺进连阳,配合连阳起义部队开辟粤湘边根据地。飞雷队300多人在司令员冯光政委周明率领下,从广宁出发,原定绕怀集、杨梅直上,由于受到敌人阻击,退了回去。后经清远、英德大湾到达英阳,穿过李福、曾香把守的匪区,经江英三山,称架五元坑,漏水坪,于8月16日到达黄坌高陂,与阳山起义部队胜利会师。黄坌地区的劳苦大众见到了自己的子弟兵,无不欢欣鼓舞,纷纷杀猪送粮,慰问部队。飞雷队与阳山起义队伍会师后,如虎添翼,随即向西江推进。


第二次高陂会师

  飞雷队挺进阳山后,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阳山北面游击根据地已连成一片。但部队也遭到较大的损失,司令员冯光于1949年1月22日在小江罗汉塘与敌作战中不幸阵亡。为了巩固连阳,发展湘南根据地,中共粤桂边区工委再次派出西江部队“火箭队”300多人火速增援阳山。“火箭队”由马奔、蔡可雄、陈奇略、司徒毅生率领,沿着飞雷队的挺进路线,于1949年2月到达黄坌高陂,与在阳山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师。根据中共华南分局的指示,“飞雷”、“火箭”会师后,立即成立中共粤桂湘边工委和连江支队司令部,组织主力挺进湘南,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广东。


松球岭伏击李谨彪

  1948年12月的一天,国民党阳山县长李谨彪带领两个连队的兵力窜入下坪,遭到下坪、外洞民兵二三百人的痛击,死伤十余人后,退到西江圩叹息,接着又向黄坌撤退。游击队闻讯后,梁呈祥、梁受英立即率领武工队和黄坌民兵在松球岭布阵设伏。飞雷队司令员冯光、政委周明也率领冼润泉中队从朝天赶到松球岭投入战斗。此战,使李谨彪险些送命,不得不丢弃战马,跳入坑冲狼狈逃命。

  伏击战中,游击队机枪手梁岳田、战士伍生负伤。


罗汉塘伏击战

  1949年1月20、21日,国民党阳山县县长李谨彪和广东省保安第十七团第三营王笃祥亲自率领三四百人,先后集中小江圩,企图兵分两路“洗劫”我小江罗汉塘得手后,便可居高临下,继而清剿上、下坪,外洞一带老区。我部队得到上述情报后,决定集中兵力给予敌人狠狠地打击,粉碎敌人的清剿阴谋,保护老区人民利益。一方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研究作战方案,另一方面立即进行调兵遣将。
  1月22日,罗汉塘战斗打响了,我军对敌人的估计和进行伏击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出发前的会议开得时间过长,部队匆忙进入阵地,地雷尚未埋好的时候,敌人尖兵已到来了,枪声一响,敌人就抢占山头,伏击战成为阵地战。双方都在抢占制高点,正面的敌人抢占了一个山头,同我军指挥部的山头面对面地打,顿时,山上山下枪声四起,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手枪、手榴弹之声和战士们的喊杀声,震撼了整个罗汉塘沙坪阵地,冼润泉同志带领一个中队在前哨阵地勇敢、沉着地指挥战斗,战士们越战越勇,手枪班长廖培同志在战斗中光荣负了伤,他以顽强战斗精神,受伤坚持不下火线。各参战部队指战员和民兵在战斗中,英勇作战,给予敌人有力的打击,先后打退了敌人的无数次疯狂进攻,毙伤了不少敌人。冯光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在山头上,亲自抓起长枪来打,不但被他打死了十多个敌人,甚至有一名敌人的指挥官也被他打死了。战斗从拂晓开始一直打到当天下午三四点钟,毙伤敌军三、四十人,其中打死敌军一名营级指挥官。
  此战,我方也受到较大的损失,冯光同志在同敌人长时间的对打中,不幸中弹光荣牺牲了,副班长欧西、战士李土和欧春奎等同志也光荣牺牲了。冯光烈士是人民的好儿子,是我党的好党员,是我军的优秀指挥员。他英勇善战,牺牲时年仅28岁。
  罗汉塘沙坪战斗,我们不但毙伤敌军三、四十人,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使敌人在较长时间内龟缩着不敢出来对我游击区进行清剿,而且还保护了罗汉塘、上坪、下坪、外洞等一带老区四千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守高陂108天战斗

  在1949年8月13日至11月27日的108天中,国民党阳山县长李谨彪乘连江支队主力离开阳山北上湘南之隙,纠集了1000多名杂牌军,配轻机5挺迫击炮2门,对原连江支队司令部驻地高陂展开了连续不断的轮番扫荡。在连江支队五团党委书记兼政委张彬、中共阳山县委书记领导直接指挥下和游击队、武工队的配合支持下,高陂民兵70多人在高陂村内固守,梁受英、黄堂、梁泽深、李松年、冯家进等武工队(组)在高陂外围支援配合,以土枪火炮打退了敌人的强攻、火攻,粉碎了敌人的外围内诱,断粮绝水的阴谋,取得了连续作战歼敌60多名的胜利。解放后,黄坌高陂民兵中队长曾石友被中南等区推荐参加了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的称号和英雄勋章。
  在高陂108天战斗中,民兵邱何养光荣牺牲,邱胜、黎德、冯何树负伤。

连江支队告阳山民兵书

阳山全体民兵同志们:
  阳山反动派李谨彪带了反动队伍来扫荡我区,烧了很多屋,杀了很多人,及抢去了很多物资,他想用这种野蛮手段来镇压你们,打服你们,但是你们不但不怕,还更坚决勇敢的打敌人,你们这种英勇的战斗精神,谨向你们致敬和慰问。
  同志们:解放军已到了广东边境了,李谨彪的反动部队就将全部被消灭,他这次的扫荡不过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希望你们更坚决的打下去,实行一人被害,万人报仇,一家被抢,大家相帮,一村被打,各村相救,团结一致奋战到底,以你们胜利的行动来解放全阳山,争取最后的胜利,我们始终是和你们站在一起的,誓为解放全阳山的人民做你们的后盾。
  谨致
  革命的敬礼!

                     广东人民解放军连江支队: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周明
                     副政治委员   蔡雄
                     副司令   马奔
                     四九年九月九日


   

上一页                       第二页(共五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