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阳山科普》第八期
返回
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在畜禽养殖场强调搞好卫生防疫以及治疗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有法规,有力地保证养殖业发展的关键。疫病防治综合技术主要是疫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明确防疫职责、检疫制度、预防接种、药物防治、消毒杀虫灭鼠、加强饲养管理等等一系列预防疾病发生的措施。
增产增效情况,疫病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养殖业发展的第一主要限制因素,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疾病控制是薄弱环节。疫病防治综合技术,从营养、环境、防疫、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最大程度降低群死淘率,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要点
明确防疫职责 要搞好疫病综合防治工作,保障畜禽健康成长,除了合理的饲养管理外,还必须认真做好检疫诊断、预防接种、药物防治和消毒杀虫等工作;应实行兽医防疫卫生管理的场长负责制。场长的职责应是在当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组织拟订本场兽医防疫卫生工作计划,制定各部门的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组织领导实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常见普通病的预防、控制和消灭工作等。
检疫诊断 迅速而准确地诊断畜禽疫病,必须综合运用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病理学、临床诊断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检查疫病常用的方法有临床诊断诊断法、流行病学诊断法、病理学诊断法、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法等。由于各种疾病的特点不同,有时要综合应用上述诊断方法,有时只需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便可确诊。
预防接种 在常发生某种传染病的地方,要定期预防注射某种传染病的疫苗。注射过疫苗的畜禽,可在体内产生一种抵抗力,也叫抗体,能抵抗同种病菌或病毒的侵害,不被感染。其包括:注射前的准备、实施防疫注射、预防注射后反映检查、发生传染病紧急预防注射、常用的防治牛病疫苗等。
隔离及药物防治 防治疫病和传染病,除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检疫诊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处,应用药物防治也是一项重要防治措施。包括危害严重疾病的净化措施、无疫苗疾病的预防性给药技术、治疗技术、药物的选择等。一旦发生传染病应及时采取疾病隔离措施,包括场址的选择、生产布局、工艺设计、全进全出生产系统、早期断奶隔离饲养系统。
消毒、杀虫、灭鼠等 平时应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其中包括消毒药品的选择、消毒方法、消毒注意事项等;杀虫、灭蚊蝇工作,畜禽舍应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粪尿,以减少蚊蝇的滋生。另外要选择合适的杀虫药品,进行杀虫灭蚊蝇工作等。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科学配料,提供充足的多种必需营养成份,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科学控制环境,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提高抗病能力,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一些危害严重,暂时又没有疫苗的疾病。
摘自《大众科技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