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8日《阳山科普》第七期
返回
科学防控红火蚁
在我省部分地区,红火蚁已严重为害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日前,广东省第一家红火蚁研究中心在华南农业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副方任、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虫防治专家陆永跃博士介绍,红火蚁是可治可防可控的。目前,我省在防治红火蚁的方法上取得了明显效果,能有效地降低了红火蚁发生密度,减轻其危害程度。
据悉,目前红火蚁已对发生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吴川市大江山街道竹城村的一块0.3亩菜地周围田埂有明显蚁丘30个,菜田中也有十多个蚁巢,因菜种被红火蚁搬走而菜苗变得很稀疏。在发生严重的地方,农民手脚上都有红火蚁螯刺痊愈后留下的伤疤。在农田劳动时,农民不得不穿上高筒水鞋、带上手套,袖套,以防红火蚁咬伤。即使如此,也很难避免。重发地区群众已对红火蚁产生恐惧心理。已出现因不堪蚁害,农田、果园被抛荒的现象。
陆博士说,红火蚁入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危害的严重问题,还有间接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对农业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公共设施的危害和对财政经济的影响。尤其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更让人担忧,据介绍,一般被红火蚁螫咬后,对其毒液敏感的人才会中毒严重需要及时治疗。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时刻观察红火蚁的发生状况,但也不必如临大敌,谈红火蚁色变。”陆博士说:“事实上,红火蚁并非三头六臂,该虫还是可治可防可控的。”正确面对红火蚁的发生和为害,但我们更应该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他介绍说,目前红火蚁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根据红火蚁发生和为害的特点,可采取环境清理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除扑灭。清理红火蚁滋生地的垃圾、食物残渣和杂草,尽量减少红火蚁适宜发生为害的环境。所清理的垃圾可采取焚烧、农药处理或高温的堆沤的方法就地处理,禁止外运以防传播。
2、采用分步施药最终扑灭的方式进行防治。首先在蚁巢附近的活动觅食区散放饵剂,防治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大约在10-15天后检查,发现有红火蚁再根据实际情况反复使用诱饵或对蚁巢进行灌药处理,直至半年内不再发现红火蚁为止。
施药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在住宅区、公共场所建筑物、学校和工厂企业等地灭蚁,建议使用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和拟菊酯类高效低毒药剂,施药扑灭方法可参照卫生害虫防治方法。在居屋宅内施药后,应打开窗户通风。在住宅区、公共场所、学校、工厂企业等地用药应避开人流高峰。尽量减少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市区园林绿化带灭蚁要注意尽量减少对行人的影响;在公园、广场和高尔夫球场等人流较密集的地方要使用较安全的药剂(如阿维菌素、拟菊酯类),施药区要注意人畜安全。农田、果园和荒坡使用药剂要注意对蜜蜂的影响。河流、水库和鱼塘附近地区应注意安全用药,禁用阿维菌素、拟菊酯类等,防止污染水源,并避免对鱼、虾等造成杀伤。在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它意外。
高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