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连江三峡冠领南
(本栏目资料由黄远奇提供、林世科配图)

  连江,古称湟水、水,近称小北江。它发源于连州三姐妹峰,流经连州、阳山、英德境内的七潭、八咀、九角、十三峡、一百零八滩,全长二百七十五公里。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经过亿万年炎热多雨气候风雨的侵蚀,造就了风光迷人的连江三峡———大理峡、同冠峡、楞伽峡。连江三峡的六十里江峡,滩险峡秀,石奇瀑飞,洞幽寺古,泉灵水异,古人誉之“山水最胜处”,足以冠绝岭南。
  大理峡
返回   从英德连江口溯江而上,过阳山县城,往西四十里,入大理峡。以崖石似大理石云水纹而得名,别名大鲤峡。江峡瑰丽,“明清阳山八景”此中已占其二。
  明万历十四年(1586),樵民于峡壁中发现一岩洞,内有石钟、石鼓,敲之响应,故名钟鼓岩,别称石钟岩。“石钟清韵”,是为一景。其洞中有洞,钟乳遍布,如龙似凤,如佛似神,千奇百怪。还有一凉一温涌泉,流入江潭,渊深多鱼。特产龙岩鲥,谷雨出洞,通体晶莹,极其稀少,鲜美无比。万历中,僧人入洞修建寺庙,初名飞来寺,后称龙岩寺。清朝初年,文学家屈大均过此,见峡中多古树怪藤,上有黄猿攀缘吟啸。乾隆卅二年(1767),广东学使翁方纲来游,如以修葺。大理峡见史不长,明清诗文石刻却不少,计有二十多篇(首、题),以明代知县吴楚材的《石钟岩记》、广东按察副使游朴的题名,及清代广东巡抚高承爵的题刻、广东学使李调元的《龙岩》诗,较为有名,已载入《广东通志》等史志文献。
  峡口温泉滩畔的热水池古村,原是古代的温泉汛。当时官府为驱除劫掠水上商旅的盗贼,而驻军戍守。士卒以收取“更米”,耕作田地来生活,久之,化兵为民。今村中留存码头、碉楼、祠堂、营主伯公坛等古代建筑。河边有温泉,水温高且富含硫磺,唐宋以来的人们常至此沐浴,既一洗劳累旅尘,又去疥疮疾患。“温水长春”,是为一景。世代习武,常浴温泉,村中多年高长者,人称长寿村。近年,建成远近闻名温泉度假村。
  同冠峡
返回   大理峡上五里是同冠峡,又名同官峡。峡岩常有云雾缭绕,俗称晾纱峡。唐代阳山令韩愈于此驻足,有《同冠峡》、《次同冠峡》之吟,遂扬名于世。
  《水经注》载“涟口水”于峡中汇入湟水(今连江),故连江因此得名。水口耸峙狮山、象山、白鹅山。雄狮虎踞,大象饮江,天鹅似落欲飞。牛牯石、象牙石、雉鸡石、玉犬石、金龟戏水、老鼠偷米袋石,维妙维肖,令人叫绝。二水汇成三江,山水秀美。远望山水掩映,鸢飞鱼跃;近观林上飞瀑,汀竹牧歌。巧的是冷然洞镇守水口,有二层,上洞口为阳台,正宜登高远览。明末修成观音岩庙,时南海进士杨邦翰有《观音岩记》。清末,广东学使徐琪题联“仙境阚层岩,山环水抱;文光腾峭壁,人杰地灵”。确非虚誉。峡中石刻,为三峡之最,有《新建观音小引》等四篇,及“钟乳”、“云涛”等题刻。古代诗文,计有二十多篇、首。
  同冠峡土肥水美,物产丰饶。名彪《宋史》的同官银场,千年不衰。贡品同冠梨达六斤多,为沙梨之王。民风醇朴,好客善歌,山间水上,樵曲渔歌,朝夕可闻。春有抢炮,夏扒龙船,秋来酬醮号“万人缘”,为连阳地区迎神赛会之最。这一带是秦汉湟溪关所在地,历为关津要隘,也是游击根据地。解放后修建了同冠港、同马铁路、阳黎公路,为水陆交通枢纽。峡下建成水坝后,添高峡平湖的景观。最近,新发现温泉、间竭泉,正在筹建旅游度假村。
  贞女峡
返回   同冠峡上行十五里,过龙湫潭、龙宫滩,入贞女峡,又名楞伽峡。以峡谷极窄,山羊可一跃而过,欲称羊跳峡。
  郦道元《水经注》载:“贞女峡,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山下际有石如人形,高七尺,状如女子,故名贞女峡。”陶渊明又说:“父老相传,秦世有女数人,取螺于此,遇风雨昼昏,而一女化为此石。”造物主又造贞男石为伴,仙人仰卧石、观音倒挂石为友。峡峰之顶有庙泉,宋代许懋有诗:“千丈峡峰石,淙铮寒玉鸣。”峡中有潮泉,“昼夜消长,与海潮相应”。峡峰之下,有期仙岩,有天然戏台。红颜多薄命,贞女同轮回。唐显庆四年(659)山洪暴发,河峡淤塞。宝历二年(826),文学家、刺史蒋防凿峡淘江,利民过往。宋嘉泰二年(1202),肆雨成涝,峡崩河塞,连州城顿陷汪洋。十八年后,司法官李华与乡民张浩采用“上以火攻,下以堰取”之法,峡通城复,还留下一部岭南最早的水利巨著《湟川开峡志》五卷。明嘉靖十五年(1536),知州江轼再次开河凿峡。峡东崖挂着一块坪地,唐大历年间敕建楞伽寺,后改通济堂,宋初改清凉寺。为纪念李华开峡之功,易寺为堂,改名寿椿堂。
  旖旎风光惹得文人骚客千古吟颂,流传至今的古代名家诗文有三十多篇(首、题)。最早的是南朝文学家江总的《贞女峡赋》,最有名的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贞女峡》诗,乡贤如唐代进士张鸿,明代太常少卿李邦义、知府莫与齐等,也留下不少诗篇。可惜的是宋代汪之疆《疏峡记》,及明代江轼《开凿峡石文》等石刻,由于崩塌冲刷之故,多漫灭难辨。楞伽峡中,“两崖峭绝,奇石倒垂,仰而视之,刿心怵目。四更吐月,光涵山面。”被南宋哲学家张栻誉为“楞伽晓月”,列入我国最早的八景之一的“湟川八景”。无论自然景色,还是人文景观,连江三峡以此为最。
  连江三峡的旖旎风光,已被列为我国最著名的十二个“三峡景区”之一。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期待世人的发现与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