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比干公
太始祖比干事迹
王子比干与商纣王之父帝乙同为文丁之子,因为他是帝王之子,所以被称
为王子。
相传比干生于农历四月四日,商纣王时官至少师,当时与他同在朝中供职
的还有纣王的庶兄微子和箕子,被人合称为商朝三仁人。
纣王继位后昏庸无道,宠幸妇人妲妃,整天沉缅于声色之中,动辄杀人,连
国家大事也不放在心上。对此,三仁人无不忧心忡忡,多次进谏规劝,纣王依然
故我。后来微子退居于家,箕子也佯狂避祸。比干认为他两人的作法不可取,说:
“作为朝中的大臣,君主有过失而不谏诤,并非忠臣所为,因为怕死而不敢进
谏,也不是勇敢的表现。君主有过则慷慨指出,不被采纳则舍身报国,这才是忠
臣应该做的。”于是打定主意,上朝强谏,他说:皇天为了百姓,才安排君王为民
作主,并不是做了君王便可以随意虐待人民,现在你无休止地横征暴敛,压迫人
民,人民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你整天在深宫,哪里知道人民的死活?现在
国家的命运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怎么还可以随便地杀人?人心失尽了,国家也就
跟着灭亡。我们的祖先当年是怎样地艰难创业,才奠定了今天的地位。现在把国
家轻易地断送了,这能对得起祖先吗?比干的这些忠正良言,对商纣王这样出名
的昏君,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子比干犯颜强谏,最终激怒了视杀人为儿戏的商纣王。比干初谏不听,得
留在宫中,得空便谏,三日不走。纣王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你这样固执?”比干
回答:“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王大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是有七窍的,
但不知是否符实。”当即命人把比干拉出去,挖出心来验明真假。比干为了国家
的利益,以死报效祖国,这样作要比微子、箕子两人苟且偷生壮烈得多!
商纣王杀比干不久,就被周武王斩首示众,商朝也因此亡了国,史称武王克
商,命封比干墓。比干被杀后葬商都附近,今河南省卫辉市城北十五里比干庙
村。庙内殿宇飞檐、古柏森森。北魏时,孝文帝前来吊祭,并刻石树碑,唐贞观十
九年(公元645年)太宗下诏封比干为太师,赐谥忠烈,元顺帝又追封比干为
“仁显忠烈公”,以后明嘉靖帝,清康熙帝,乾隆帝等均有吊祭、加封。今为中央
一级保护文物。

却说纣王将比干杀害后,并不善罢甘休,又派爪牙将比干的府邸团团包围,要把比干一家老小满门
抄斩。
比干有两位夫人,正妻为陈氏,次妃为黄氏,二人均有身孕。比干三日连续进谏纣王,后果难料,全
家老少寝食难安。比干被杀的消息传到家中以后,比干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又来加害,不顾已经怀孕在身,
为了保住丈夫的血脉,匆忙带领四个婢仆,一行五人星夜出逃。黄氏则来不及逃脱,被捉去后,纣王
下令剖腹处死,并将尸体用火焚烧。陈氏一行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一片密林之中,这才稍微心安一
点。这片密林所处就在朝歌(今河南淇县西南)附近的长林山(深山密林)中。后来,陈氏就在这片密林之中的山洞里生下—个儿子,受山中
泉水的启发起名为泉。不久,纣王派人前来追捕,包围了树林,搜寻到陈氏,问她怀中的婴儿姓什么?
陈氏看到林木遍野,急中生智,谎称姓林,是山林人家的孩子,这才躲过士兵的追捕。事后,陈氏为感谢树林搭
救之恩,向树林千恩万谢,让孩子姓林,叫林泉。那些士兵回去以后向纣王报告情况,引起了纣王的怀疑,下令把
她们抓回来严刑拷打,这些士兵只好再次进山。再说陈氏,考虑到纣王是个多疑之人,感到此地不可久留,
于是借着山林的掩护,逃离得不知去向。士兵再次来此搜寻,一无所获。这时,周武王统率的灭商大军已经来到了
朝歌城外,纣王为了自保,暂时放下了搜查陈氏母子的行动。
周武王敢于兴兵灭商,自然经过了充分准备。当年周文王姬昌脱离虎口回到本族,一意整治军力,其势力所及,
东达江淮,南及江汉,西南入于巴蜀。文王“享国五十年”,“三分天下有其二”,已经足以与商族抗衡了。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经过几年的准备,武王大会诸侯于盂津。与会者有八百诸侯,说明众多的诸侯都听从了
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在盂津之会以后不到两年,周武王即兴乒伐商。在周武王十—年正月甲子日的牧野(在今河南卫辉境)之战中,
商王纣手下那些被迫从军的奴隶,临阵倒戈,引导周军攻入朝歌,商王纣见人势已去,登鹿台白焚而死,商朝至此灭亡。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年当为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后,厚葬了比干,并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准备予以封赠。一天,忽听卫士来报,比干夫人陈氏前来
相见。原来,陈氏在被纣王的士兵第—次搜捕以后,搬到一个更加隐秘的山洞暂时躲避,这里山高林深,四此没有被士兵搜到。
不知过了多少天,她们见纣王的士兵好长时间不再来搜山,侍女便大着胆子下山打探消息,听人说纣王已经被杀.商朝已经灭
亡。新即位的周武王正还厚封了商代忠臣比干的坟墓。陈氏感到重见天日的日子已经到来了,便主动带着儿子来见,周武王。
周武王一见他们,自然喜出望外,便询问他们避难的前前后后,并加封陈氏为英烈夫人。当问及比干惟一的血脉时.陈氏只说
孩子只有乳名泉,还没有起正式姓名,并请周武王赐姓名给他。周武王有感于他是在深林石室中所生,父亲比干坚贞不屈,
于是为他赐姓为林,赐名为坚,姓名合在—起,便是林坚。陈氏非常高兴.替孩子谢了恩。从此,以比干之子泉被周武王
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从时间上来看,距今已有三干多年。(选自“林姓《中华姓氏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