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周博陵林坚公

       赞 曰

    系惟太师 负节抱奇
    遭时之难 知殷之衰
    剖心不痛 甘死如饴
    仁必有后 笃生佳儿
    有石若簇 有水如澌
    林木苍忧 山岳葳裂
    实钟名哲 藩屏周基
    食毛赐姓 百禄是宜
    亿万昌炽 玉树繁禧

   宋吏部尚书裔孙大鼎拜撰

  坚公讳泉字长恩殷少师比干公忠谏而死波及於其后夫人陈氏身有孕逃难於 长林石室中生子名泉周武王克商未及下车表比干公墓徵其后而泉公以其生於林 中石上改名曰坚赐姓曰林食采於博陵爵公夫人姜氏生二子磋载、袭封 周初林坚公,林族开姓始祖(周武王赐姓)

  一世祖 坚公 原名泉.比干之子,黄帝第三十四世孙。殷亡.周武王寻殷后代得泉.赐姓林.易名坚.字长恩,是为林姓始祖。林坚公食采于博陵,爵位为清河公.封二干户为小诸侯,博陵为古冀州地,又称西河郡,后代以西河为堂名;妣王氏、李氏。


  林坚诞生的山洞在何处?

  据林姓家谱记载,林姓得姓第一人林坚诞生于长林石室,也就是密林中的一个山洞里,至于这个山洞究竟在什么地方, 至今尚没有找到。可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太行山余脉发现两个山洞,成为不少林姓族人拜谒之地。这两个山洞 位于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太行山余脉的悬崖峭壁上,背依千尺方山,下有逶迤不息的沧溪,山民称为“香泉庵”。 洞外平地,绿树簇拥,俯视左右,山岭环抱,长木莽莽,股股清泉沿石流下,泉是雨水由石缝渗入的。两洞大小不一, 大者深约三米,面积约四十平方;小者深约二米,面积约十平方。有人说这就是林姓始祖林坚的诞生地,还进一步说明, 大山洞为当年林坚母子住的地方,小山洞为四位侍女住的地方。失踪了三千多年的长林石室,忽然间—下子冒出来了。
  据两个山洞的发现者称:为了发现商朝末年林姓得姓始祖林坚的诞生地,他们不惜爬山越岭,步行 考察了三天,从古代朝歌遗址所在地河南淇县出发,向远处的太行山余脉进发,经三小时的徒步跋涉之后,来到一个村庄。 向老农询问比干夫人逃离朝歌的路线,在一位68岁老农的明确指引下,沿着比干夫人当年走过的路线,又到了下一个村庄, 在这里又打听到比干夫人继续前行的路线,发现者又沿着这一方向,耐心跟踪追寻,几个小时后又来到一个村庄。就这样, 总共走了几十里路,终于找到了两个较为隐秘的山洞,也即林姓始祖林坚的诞生地。
  发现者所述发现过程相当离奇,其中疑点甚多。可以想见,经过三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自然变迁,要想找到当年林坚出 生的山洞,可能性是极其渺茫的。为了满足海内外林姓族人的精神需要,寻找和确定一个山清水秀、林木茂密,基本符合林 姓谱书中所描述的环境的石室,模拟长林石室,供林姓族人及参观者瞻仰和祭拜,还是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林坚诞生石 洞的发现者,其本意也许就在于此,这种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应当予以肯定的。

选自《林姓“中华姓氏通史”》40页